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首頁 產(chǎn)品展示>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供應商,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技術價格規(guī)格咨詢服務,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零配件供應,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售后服務中心,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詳細的技術參數(shù),
產(chǎn)品咨詢

詳細描述

 康明斯QSK19發(fā)動機示意圖

目錄

發(fā)動機視圖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配備電動噴油器




發(fā)動機視圖

TOC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下圖顯示主要的發(fā)動機外部部件、濾清器以及其它維修與保養(yǎng)點的位置。某些外部部件的位置可能因發(fā)動機型號的不同而不同。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1.   冷卻液出口

2.   空氣跨接管

3.   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4.   風扇皮帶輪

5.   附件驅動皮帶輪

6.   曲軸皮帶輪

7.   旋轉方向

8.   油底殼

9.   減振器

10.   充電機驅動皮帶輪

11.   風扇惰輪張緊輪

12.   充電機

13.   渦輪增壓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1.   中冷器總成

2.   發(fā)動機機油油道壓力 1 傳感器

3.   進氣歧管 1 溫度傳感器

4.   進氣歧管 1 壓力傳感器

5.   控制閥閥體

6.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發(fā)電機驅動)

7.   OEM 接口線束

8.   組合式全流和旁通式機油濾清器

9.   ECM

10.   發(fā)動機線束

11.   機油標尺

12.   大氣壓力傳感器

13.   燃油濾清器

14.   燃油泵

15.   燃油泵出口快斷管接頭

16.   空氣壓縮機

17.   發(fā)動機凸輪軸轉速/位置傳感器(非發(fā)電機驅動)

18.   風扇轂

19.   燃油油軌快斷管接頭

20.   正時油軌快斷管接頭

21.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1.   渦輪增壓器

2.   缸體

3.   飛輪殼

4.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非發(fā)電機驅動)

5.   油底殼

6.   發(fā)動機轉速/位置傳感器

7.   曲軸箱通風裝置

8.   空氣跨接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1.   渦輪增壓器

2.   冷卻液出口

3.   節(jié)溫器殼體

4.   風扇惰輪和總成

5.   冷卻液進口

6.   冷卻液濾清器

7.   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備用位置(僅限于發(fā)電機驅動)

8.   起動馬達

9.   飛輪殼

10.   機油冷卻器

11.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1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13.   渦輪增壓器機油進油管。

配備電動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節(jié)溫器殼體

2.   進氣接頭

3.   燃油濾清器座

4.   燃油濾清器

5.   油底殼

6.   減振器

7.   水泵

8.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9.   渦輪增壓器機油供應

10.   渦輪增壓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3 Bar 單向閥

2.   機油加注位置

3.   ECM

4.   機油濾清器

5.   機油標尺

6.   燃油濾清器

7.   雙側噴油器供油排氣管

8.   內(nèi)齒輪油泵

9.   燃油泵

10.   機械式安全閥

11.   噴油器供油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空氣跨接管接頭

2.   渦輪增壓器

3.   飛輪殼

4.   飛輪

5.   油底殼

6.   燃油濾清器

7.   燃油濾清器座

8.   缸蓋

9.   搖臂室

10.   氣門室蓋。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1 轉速傳感器

2.   渦輪增壓器

3.   冷卻液出口

4.   節(jié)溫器殼體

5.   冷卻液壓力端口

6.   冷卻液進出阻力口

7.   冷卻液進口

8.   冷卻液濾清器

9.   冷卻液濾清器切斷閥

10.   起動馬達

11.   飛輪殼

12.   機油冷卻器

13.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機油標尺

3.   飛輪殼

4.   噴油器

5.   噴油器供油管

6.   進氣歧管

7.   燃油濾清器座

8.   減振器

9.   節(jié)溫器殼體。

SMALL | MEDIUM | LARGE

前視圖 - 配備熱交換器的  QSK19  CM850 發(fā)動機

1.   膨脹水箱

2.   膨脹水箱壓力蓋

3.   空氣跨接管

4.   膨脹箱觀察孔

5.   中冷器

6.   熱交換器

7.   熱交換器的原水進水口

8.   機油標尺

9.   原水泵原水進水口

10.   海水泵

11.   油底殼

12.   減振器護板

13.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4.   發(fā)電機皮帶護板

15.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6.   排氣彎管

17.   排氣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配備熱交換器的  QSK19  CM850 發(fā)動機

1.   冷卻液排氣管

2.   燃油回油歧管

3.   中冷器

4.   機油加注位置

5.   空氣跨接管

6.   飛輪殼

7.   Eliminator™*

8.   油底殼

9.   電子控制模塊 (ECM)

10.   燃油濾清器座

11.   燃油泵

12.   連至熱交換器的原水泵出水口

13.   海水泵

14.   原水泵進水口

15.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6.   熱交換器

17.   膨脹箱觀察孔

18.   膨脹水箱

19.   膨脹水箱蓋。

*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配備熱交換器的  QSK19  CM850 發(fā)動機

1.   進氣軟管

2.   渦輪增壓器

3.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4.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5.   機油標尺

6.   飛輪殼

7.   飛輪

8.   油底殼

9.   中冷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配備熱交換器的  QSK19  CM850 發(fā)動機

1.   空氣跨接管

2.   渦輪增壓器冷卻液供應

3.   排氣歧管

4.   冷卻液排氣管

5.   膨脹水箱壓力蓋

6.   膨脹水箱

7.   膨脹箱觀察孔

8.   熱交換器

9.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0.   充電機

11.   皮帶護罩

12.   原水進口

13.   海水泵

14.   水泵

15.   進水阻力測試端口

16.   水濾清器切斷閥

17.   水濾器

18.   機油冷卻器

19.   油底殼

20.   飛輪殼

21.   機油標尺

2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23.   渦輪增壓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配備熱交換器的  QSK19  CM850 發(fā)動機

1.   噴油器供油管

2.   噴油器

3.   排氣出口

4.   渦輪增壓器

5.   空氣跨接管

6.   空氣濾清器

7.   Eliminator™*

8.   中冷器

9.   熱交換器

10.   海水泵

11.   原水泵進水口

12.   冷卻液排氣管

13.   膨脹水箱壓力蓋

14.   膨脹水箱

15.   節(jié)溫器殼體

16.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排氣出口

3.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4.   空氣跨接管

5.   空氣濾清器

6.   中冷器

7.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8.   油底殼

9.   減振器護板

10.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1.   發(fā)電機皮帶護板

12.   排氣彎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中冷器冷卻液進口

2.   中冷器

3.   機油加注位置

4.   空氣跨接管

5.   飛輪殼

6.   油底殼

7.   電子控制模塊 (ECM)

8.   燃油濾清器座

9.   燃油泵

10.   減振器

11.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2.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13.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3.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4.   機油標尺

5.   飛輪殼

6.   飛輪

7.   油底殼

8.   中冷器

9.   進氣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空氣跨接管

3.   排氣出口

4.   排氣歧管

5.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6.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7.   充電機

8.   發(fā)電機皮帶護板

9.   水泵

10.   進水阻力測試端口

11.   水濾器

12.   水濾清器切斷閥

13.   油底殼

14.   飛輪殼

15.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16.   機油冷卻器

17.   排氣彎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噴油器供油管

2.   噴油器

3.   排氣出口

4.   渦輪增壓器

5.   空氣跨接管

6.   排氣歧管

7.   空氣濾清器

8.   Eliminator™*

9.   中冷器

10.   中冷器冷卻液進口

11.   節(jié)溫器殼體

12.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13.   發(fā)電機皮帶護板

14.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進氣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流程圖

TOC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機械致動噴油器

1.   至渦輪增壓器進氣口

2.   至中冷器的渦輪增壓器空氣

3.   中冷器

4.   進氣歧管

5.   進氣門端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電子致動噴油器

1.   至渦輪增壓器進氣口

2.   至空-空中冷器的渦輪增壓器空氣

3.   空-空中冷器

4.   至進氣歧管的空氣

5.   進氣歧管

6.   進氣門端口。

 排氣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配備電子控制噴油器




流程圖

TOC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機械驅動噴油器

1.   排氣門端口

2.   排氣歧管

3.   渦輪增壓器排氣口。

配備電子控制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船用發(fā)動機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排氣門

2.   排氣端口

3.   水冷排氣歧管

4.   渦輪增壓器渦輪殼

5.   排氣口接頭

6.   排氣口。

 排氣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配備電動噴油器




流程圖

TOC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帶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1.   排氣門端口

2.   排氣歧管

3.   渦輪增壓器排氣出口。

配備電動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船用發(fā)動機 - 帶電動噴油器

1.   排氣門

2.   排氣端口

3.   水冷排氣歧管

4.   渦輪增壓器渦輪殼

5.   排氣出口接頭

6.   排氣口。

排氣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流程圖

TOC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排氣氣流 - 機械致動噴油器

1.   排氣門端口

2.   排氣歧管

3.   渦輪增壓器排氣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排氣氣流 - 電子致動噴油器

1.   排氣門

2.   排氣端口

3.   水冷排氣歧管

4.   水冷式渦輪增壓器

5.   排氣口接頭

6.   排氣口

 機油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流程圖

TOC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1.   機油冷卻器濾芯

2.   渦輪增壓器機油供應

3.   機油冷卻器殼體

4.   機油泵

5.   機油泵調節(jié)器

6.   機油吸油管

7.   流向濾清器座的機油

8.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1.   搖臂

2.   凸輪隨動件

3.   主油道

4.   送至主軸承的供油

5.   至連桿軸承的供油管

6.   到活塞銷襯套的供油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濾清器座

1.   濾清器旁通閥

2.   濾清器座

3.   組合式全流和旁通機油濾清器

4.   流向濾清器座的機油

5.   活塞冷卻噴嘴控制閥

6.   活塞冷卻噴嘴油道

7.   活塞冷卻噴嘴

8.   主油道。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前視圖和后視圖

1.   至主軸承與惰輪的機油供油管

2.   至水泵和驅動裝置的機油供油管

3.   送至渦輪增壓器的供油

4.   凸輪軸襯套機油供油管

5.   主油道

6.   至惰輪與液壓泵驅動裝置的機油供油管

7.   至空氣壓縮機、燃油泵驅動裝置和燃油泵的機油供油管

8.   至液壓泵驅動軸襯套的機油供應(1)

9.   至中央液壓泵驅動軸襯套的機油供應(1)

10.   至下部惰輪軸的機油供應(1)

11.   主油道。

(1)僅用于選裝的后部齒輪驅動。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附件驅動裝置

1.   附件驅動裝置襯套和燃油泵的機油供油管

2.   機油回油。

注: 回油腔位于附件驅動裝置內(nèi)。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Eliminator 機油流量

1.   機油吸油管

2.   機油泵

3.   機油泵壓力調節(jié)器

4.   機油冷卻器殼體

5.   機油冷卻器濾芯

6.   流至 eliminator 機油濾清器的機油

7.   Eliminator 機油濾清器

8.   送至主油道的過濾后的油流

9.   至活塞的已過濾機油

10.   反沖機油

11.   Eliminator 機油離心器

12.   回到泵內(nèi)的機油

13.   主油道。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預潤滑流量

1.   油底殼的機油吸油管

2.   預潤滑泵

3.   機油泵出口。

冷卻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流程圖

TOC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冷卻液進口

2.   冷卻液濾清器

3.   冷卻液泵

4.   至發(fā)動機缸體的冷卻液供應

5.   機油冷卻器

6.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7.   來自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回流

8.   駕駛艙加熱器端口

9.   至缸套的冷卻液

10.   至缸蓋的冷卻液

11.   冷卻液返回節(jié)溫器殼體

12.   節(jié)溫器旁通流回的冷卻液。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傳統(tǒng)中冷式發(fā)動機 - 機械驅動噴油器

1.   冷卻液流出中冷器

2.   冷卻液流向中冷器

3.   缸套

4.   水泵

5.   來自節(jié)溫器的旁通冷卻液

6.   進水口

7.   水濾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 發(fā)動機 - 節(jié)溫器殼體

1.   排氣至散熱器頂部水箱

2.   至散熱器的冷卻液

3.   中冷器排氣管

4.   冷卻液流出中冷器

5.   節(jié)溫器

6.   節(jié)溫器之前的冷卻液

7.   冷卻液旁通

8.   冷卻液歧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低溫中冷式發(fā)動機 - 機械驅動噴油器

1.   至中冷器散熱器

2.   來自中冷器散熱器

3.   至散熱器

4.   來自中冷器

5.   至中冷器

6.   來自冷卻液泵。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變矩器冷卻器

1.   變矩器機油進口(串流)

2.   變矩器機油出口(串流)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發(fā)動機 - 變矩器冷卻器

1.   變矩器機油進口(并流)

2.   變矩器機油出口(并流)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單循環(huán) LTA 冷卻系統(tǒng) - 機械驅動噴油器

1.   來自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回流

2.   冷卻液返回節(jié)溫器殼體

3.   中冷器

4.   來自中冷器的冷卻液回流

5.   流向中冷器的冷卻液供應

6.   至缸蓋的冷卻液

7.   至缸套的冷卻液

8.   冷卻液泵

9.   流回冷卻液泵的冷卻液

10.   應急泵接頭出口

11.   應急泵接頭進口

12.   至節(jié)溫器殼體的冷卻液供應

13.   至發(fā)動機缸體的冷卻液供應

14.   機油冷卻器

15.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單循環(huán) LTA 龍骨冷卻系統(tǒng) - 機械驅動噴油器

1.   中冷器冷卻液供應

2.   中冷器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3.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4.   流向中冷器的冷卻液旁通流

5.   中冷器冷卻液返回至冷卻液泵

6.   膨脹水箱回流冷卻液補充管

7.   節(jié)溫器

8.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9.   流回冷卻液泵的冷卻液

10.   流向節(jié)溫器殼體的冷卻液旁通流

11.   至節(jié)溫器殼體的冷卻液供應

12.   冷卻液泵

13.   至發(fā)動機缸體的冷卻液供應。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單循環(huán) LTA 節(jié)溫器殼體冷卻液流程(節(jié)溫器關閉)

1.   中冷器冷卻液供應

2.   流向中冷器的冷卻液旁通流

3.   流回冷卻液泵的冷卻液

4.   來自冷卻液泵的冷卻液供應

5.   缸體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6.   流向節(jié)溫器殼體的中冷器冷卻液回流。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單循環(huán) LTA 節(jié)溫器殼體冷卻液流程(節(jié)溫器部分打開)

1.   中冷器冷卻液供應

2.   流向中冷器的冷卻液旁通流

3.   流回冷卻液泵的冷卻液

4.   來自冷卻液泵的冷卻液供應

5.   缸體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6.   中冷器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7.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8.   冷卻液流向龍骨冷卻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單循環(huán) LTA 節(jié)溫器殼體冷卻液流程(節(jié)溫器打開)

1.   中冷器冷卻液供應

2.   流回冷卻液泵的冷卻液

3.   來自冷卻液泵的冷卻液供應

4.   缸體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5.   中冷器冷卻液返回至節(jié)溫器殼體

6.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7.   冷卻液流向龍骨冷卻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龍骨冷卻器流回的冷卻液流

2.   流向中冷器的冷卻液流

3.   中冷器

4.   中冷器流回水泵回流口的冷卻液流

5.   發(fā)動機水泵回流

6.   節(jié)溫器流回的冷卻液流(部分打開/關閉)

7.   節(jié)溫器

8.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回流。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排氣冷卻液流程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流向排氣歧管的冷卻液

2.   至節(jié)溫器殼體的冷卻液流

3.   流入排氣歧管的冷卻液流

4.   流過排氣歧管的冷卻液流

5.   流出排氣歧管的冷卻液流

6.   節(jié)溫器殼體流回水泵回流口的冷卻液流

7.   流向水泵進口的冷卻液回流。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熱交換器式發(fā)動機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海水進口

2.   海水泵

3.   接熱交換器的海水泵出口

4.   接熱交換器的海水進口

5.   熱交換器

6.   海水出口。

注: 這種熱交換器應用使用 Jabsco™ 水泵。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熱交換器式發(fā)動機 - 電子控制噴油器

1.   海水進口

2.   海水泵

3.   接熱交換器的海水泵出口

4.   接熱交換器的海水進口

5.   熱交換器

6.   海水出口。

注: 這種船用發(fā)動機熱交換器應用使用 Gilkes™ 水泵。

故障代碼 146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 數(shù)據(jù)有效但高于正常工作范圍 - 中等嚴重級別

 

概述

代碼

故障原因

產(chǎn)生后果

故障代碼: 146
PID: 
SPN: 110
FMI: 0/16
指示燈: 淡黃色
SRT: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 數(shù)據(jù)有效但高于正常工作范圍 - 中等嚴重級別。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信號指示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高于發(fā)動機保護報警極限。

在報警之后,功率逐漸下降的速度急劇增加。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電路

SMALL | MEDIUM | LARGE

電路描述

發(fā)動機控制模塊 (ECM) 通過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監(jiān)測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ECM 監(jiān)測信號觸針上的電壓并將它轉換成溫度值。ECM 將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值用于發(fā)動機保護系統(tǒng)和發(fā)動機排放控制。

部件位置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位于節(jié)溫器殼中。有關部件的詳細位置視圖,參考以下步驟。參考第 E 節(jié)中的步驟 100-002。

大修提示

該故障代碼指示冷卻液溫度超過了冷卻液溫度過高發(fā)動機保護極限。參考《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高于正常值癥狀故障判斷樹。

發(fā)動機示意圖

目錄

發(fā)動機視圖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配備電子控制噴油器




發(fā)動機視圖

TOC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下圖顯示主要的發(fā)動機外部部件、濾清器以及其它維修與保養(yǎng)點的位置。某些外部部件的位置可能因發(fā)動機型號的不同而不同。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發(fā)動機

1.   冷卻液出口

2.   空氣跨接管

3.   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4.   風扇皮帶輪

5.   附件驅動皮帶輪

6.   曲軸皮帶輪

7.   旋轉方向

8.   油底殼

9.   減振器

10.   充電機驅動皮帶輪

11.   風扇惰輪張緊輪

12.   充電機

13.   渦輪增壓器。

<, IMG border=0 src="http://img.enproway.com/ofile/enproway/Editor/uploadfile/20161031192856636.jpg" width=192 height=96>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發(fā)動機

1.   中冷器總成

2.   發(fā)動機機油油道壓力 1 傳感器

3.   進氣歧管 1 溫度傳感器

4.   進氣歧管 1 壓力傳感器

5.   控制閥閥體

6.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發(fā)電機驅動)

7.   OEM 接口線束

8.   組合式全流和旁通式機油濾清器

9.   ECM

10.   發(fā)動機線束

11.   油尺

12.   大氣壓力傳感器

13.   燃油濾清器

14.   燃油泵

15.   燃油泵出口快斷管接頭

16.   空氣壓縮機

17.   發(fā)動機凸輪軸轉速/位置傳感器(非發(fā)電機驅動)

18.   風扇轂

19.   燃油油軌快斷管接頭

20.   正時油軌快斷管接頭

21.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缸體

3.   飛輪殼

4.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非發(fā)電機驅動)

5.   油底殼

6.   發(fā)動機轉速/位置傳感器

7.   曲軸箱呼吸器

8.   空氣跨接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冷卻液出口

3.   節(jié)溫器殼體

4.   風扇惰輪和總成

5.   冷卻液進口

6.   冷卻液濾清器

7.   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備用位置(僅限于發(fā)電機驅動)

8.   起動馬達

9.   飛輪殼

10.   機油冷卻器

11.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1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13.   渦輪增壓器機油進油管。

配備電子控制噴油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節(jié)溫器殼體

2.   進氣管接頭

3.   燃油濾清器座

4.   燃油濾清器

5.   油底殼

6.   減振器

7.   水泵

8.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9.   渦輪增壓器機油供油管

10.   渦輪增壓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3 Bar 單向閥

2.   機油加注位置

3.   ECM

4.   機油濾清器

5.   油尺

6.   燃油濾清器

7.   雙側噴油器供油排氣管

8.   內(nèi)齒輪油泵

9.   燃油泵

10.   機械式安全閥

11.   噴油器供油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傳感器位置)

1.   進氣歧管 1 溫度傳感器

2.   進氣歧管 1 壓力傳感器

3.   大氣壓力傳感器

4.   發(fā)動機機油油道壓力 1 傳感器

5.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

6.   燃油輸送壓力傳感器

7.   發(fā)動機燃油溫度傳感器 1

8.   燃油泵增壓總成 1

9.   噴油器計量油軌 1 壓力傳感器

10.   發(fā)動機凸輪軸轉速/位置傳感器

11.   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 1 傳感器

12.   進氣歧管端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空氣跨接管接頭

2.   渦輪增壓器

3.   飛輪殼

4.   飛輪

5.   油底殼

6.   燃油濾清器

7.   燃油濾清器座

8.   缸蓋

9.   搖臂室殼體

10.   氣門室蓋。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1 轉速傳感器

2.   渦輪增壓器

3.   冷卻液出口

4.   節(jié)溫器殼體

5.   冷卻液壓力端口

6.   冷卻液進出阻力口

7.   冷卻液進口

8.   冷卻液濾清器

9.   冷卻液濾清器切斷閥

10.   起動馬達

11.   飛輪殼

12.   機油冷卻器

13.   至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QSK19  工業(yè)用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機油標尺

3.   飛輪殼

4.   噴油器

5.   噴油器供油管

6.   進氣歧管

7.   燃油濾清器座

8.   減振器

9.   節(jié)溫器殼體。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配備了  QSK19  CM850 熱交換器的發(fā)動機

1.   膨脹水箱

2.   膨脹水箱壓力蓋

3.   空氣跨接管

4.   膨脹水箱觀察孔

5.   中冷器

6.   熱交換器

7.   熱交換器的原水進水口

8.   機油標尺

9.   原水泵原水進水口

10.   原水泵

11.   油底殼

12.   減振器護板

13.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4.   充電機皮帶護罩

15.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6.   排氣彎管

17.   排氣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配備了  QSK19  CM850 熱交換器的發(fā)動機

1.   冷卻液排氣管

2.   回油歧管

3.   中冷器

4.   機油加注位置

5.   空氣跨接管

6.   飛輪殼

7.   Eliminator™*

8.   油底殼

9.   電子控制模塊 (ECM)

10.   燃油濾清器座

11.   燃油泵

12.   連至熱交換器的原水泵出水口

13.   原水泵

14.   原水泵進水口

15.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6.   熱交換器

17.   膨脹水箱觀察孔

18.   膨脹水箱

19.   膨脹水箱蓋。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配備了  QSK19  CM850 熱交換器的發(fā)動機

1.   進氣軟管

2.   渦輪增壓器

3.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4.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5.   機油標尺

6.   飛輪殼

7.   飛輪

8.   油底殼

9.   中冷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配備了  QSK19  CM850 熱交換器的發(fā)動機

1.   空氣跨接管

2.   渦輪增壓器冷卻液供應

3.   排氣歧管

4.   冷卻液排氣管

5.   膨脹水箱壓力蓋

6.   膨脹水箱

7.   膨脹水箱觀察孔

8.   熱交換器

9.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10.   充電機

11.   皮帶護罩

12.   原水進口

13.   原水泵

14.   水泵

15.   進水阻力測試端口

16.   水濾器切斷閥

17.   水濾器

18.   機油冷卻器

19.   油底殼

20.   飛輪殼

21.   機油標尺

2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23.   渦輪增壓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配備了  QSK19  CM850 熱交換器的發(fā)動機

1.   噴油器供油管

2.   噴油器

3.   排氣口

4.   渦輪增壓器

5.   空氣跨接管

6.   空氣濾清器

7.   Eliminator™*

8.   中冷器

9.   熱交換器

10.   原水泵

11.   原水泵進水口

12.   冷卻液排氣管

13.   膨脹水箱壓力蓋

14.   膨脹水箱

15.   節(jié)溫器殼體

16.   熱交換器的原水出水口。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SMALL | MEDIUM | LARGE

正視圖 -  QSK19  CM850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排氣口

3.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4.   空氣跨接管

5.   空氣濾清器

6.   中冷器

7.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8.   油底殼

9.   減振器護板

10.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1.   充電機皮帶護罩

12.   排氣彎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左視圖 -  QSK19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中冷器冷卻液進口

2.   中冷器

3.   機油加注口

4.   空氣跨接管

5.   飛輪殼

6.   油底殼

7.   電子控制模塊 (ECM)

8.   燃油濾清器座

9.   燃油泵

10.   減振器

11.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12.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13.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SMALL | MEDIUM | LARGE

后視圖 -  QSK19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3.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4.   機油標尺

5.   飛輪殼

6.   飛輪

7.   油底殼

8.   中冷器

9.   進氣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右視圖 -  QSK19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渦輪增壓器

2.   空氣跨接管

3.   排氣口

4.   排氣歧管

5.   來自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6.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7.   充電機

8.   充電機皮帶護罩

9.   水泵

10.   進水阻力測試端口

11.   水濾器

12.   水濾器切斷閥

13.   油底殼

14.   飛輪殼

15.   渦輪增壓器機油回油管

16.   機油冷卻器

17.   排氣彎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頂視圖 -  QSK19  龍骨冷卻式發(fā)動機

1.   噴油器供油管

2.   噴油器

3.   排氣口

4.   渦輪增壓器

5.   空氣跨接管

6.   排氣歧管

7.   空氣濾清器

8.   Eliminator™*

9.   中冷器

10.   中冷器冷卻液進口

11.   節(jié)溫器殼體

12.   流向龍骨冷卻器的冷卻液

13.   充電機皮帶護罩

14.   發(fā)動機水泵進水管。

*Eliminator™ 是  QSK19  船用發(fā)動機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上的可用選裝件。

燃油系統(tǒng)流程圖

目錄

流程圖 




流程圖

TOC

SMALL | MEDIUM | LARGE

帶機械式噴油器的  QSK19  發(fā)動機

1.   燃油歧管(前)

2.   噴油器

3.   燃油歧管(后)

4.   燃油回油管

5.   放油管單向閥

6.   放油管(發(fā)動機至燃油箱)

7.   燃油控制閥供油管

8.   電子燃油控制閥總成

9.   燃油進油管

10.   帶有油水分離器的燃油濾清器

11.   燃油進油管(油箱至燃油濾清器)

12.   燃油泵

13.   供油單向閥(與接頭連為一體)

14.   燃油油軌供油管

15.   燃油正時供油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帶有電動噴油器的  QSK19  發(fā)動機

1.   內(nèi)齒輪的燃油供應

2.   燃油濾清器座總成

3.   第二級燃油濾清器

4.   燃油泵

5.   機械式安全閥

6.   噴油器供油管路的排氣管

7.   噴油器供油管

8.   噴油器

9.   燃油回油管

10.   排氣門和流回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燃油箱的燃油。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MCRS 工業(yè)用 Pro™ 一級單通道燃油濾清器座

1.   自油箱流入的燃油

2.   濾清器

3.   從濾清器流向歧管的燃油

4.   輸油泵吸入

5.   輸油泵

6.   輸油泵排出

7.   到內(nèi)齒輪泵的燃油氣出口

8.   排水

9.   燃油含水傳感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MCRS 船用 Sea Pro™ 5 一級單通道燃油濾清器座

0 級濾清器 - 船用應用類型指定客戶提供發(fā)動機外粗濾系統(tǒng)。這是燃油儲油箱后的第一個濾清器系統(tǒng),稱為 0 級過濾系統(tǒng)。0 級濾清器系統(tǒng)必須包括一個水分離器,通常使用粗大介質(最大 10 微米),與 1 級(7 微米)和 2 級(3 微米)過濾系統(tǒng)相比容量更大。燃油離心機是普遍接受的一種替代濾芯型濾清器介質,用于 0 級過濾的方法。

1.   0 級濾清器燃油進口

2.   濾清器

3.   從濾清器流向歧管的燃油

4.   輸油泵吸入

5.   輸油泵

6.   輸油泵排出

7.   到內(nèi)齒輪泵的燃油氣出口

8.   排放閥

9.   燃油含水 (WIF) 傳感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MCRS 船用 Sea Pro™ 5 一級雙燃油濾清器座

1.   0 級濾清器燃油進口

2.   濾清器

3.   從濾清器流向歧管的燃油

4.   輸油泵吸入

5.   輸油泵

6.   輸油泵排出

7.   到內(nèi)齒輪泵的燃油氣出口

8.   通斷閥

9.   排放閥

10.   WIF 傳感器。

 燃油控制閥體總成

目錄

準備步驟 

拆卸 

安裝 

最后步驟 




準備步驟

TOC

電子控制模塊(ECM)。 參考《 QSK19 、QSK23、QSK45、QSK60 和 QSK78 系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手冊》(公告號 3666113)中的步驟 019-031。 清洗控制閥閥體及其周圍部位。





SMALL | MEDIUM | LARGE

Next下一個

拆開控制閥體的燃油供應軟管(1)、正時壓力管(2)以及油軌壓力管(3)。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建議用戶在拆卸過程中,為各個零件貼上標簽。 在拆卸過程中給各個接頭貼標簽,將有助于安裝。

為執(zhí)行器、燃油壓力傳感器及大氣壓力傳感器的電氣接頭貼上標簽。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拆下執(zhí)行器和壓力傳感器接頭。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擰緊將電氣接頭固定在切斷閥線圈上的螺母。 參考《 QSK19 、QSK23、QSK45、QSK60 和 QSK78 系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手冊》(公告號 3666113)中的步驟 019-050。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拆卸

TOC

拆卸 4 顆螺栓。 拆下控制閥上妨礙檢修的導線線束。

拆卸控制閥體總成。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

TOC

安裝4 顆螺栓固定控制閥體總成、線束和支架。

扭矩值:  45  n.m  [35 ft-lb]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最后步驟

TOC

擰緊將電氣接頭固定在切斷閥線圈上的螺母。 參考《 QSK19 、QSK23、QSK45、QSK60 和 QSK78 系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手冊》(公告號 3666113)中的步驟 019-050。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燃油切斷閥上的電氣接頭。 參考《 QSK19 、QSK23、QSK45、QSK60 和 QSK78 系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手冊》(公告號 3666113)中的步驟 019-050。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檢查執(zhí)行器和壓力傳感器接頭有無臟物和碎屑。

如果需要,使用QD接點清洗劑(部件號:3824510)清潔接頭和執(zhí)行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注: 在拆卸過程中,如果電氣接頭沒有貼上用以識別的標簽,在安裝時,可對照線路圖查明接頭類型。

連接執(zhí)行器和壓力傳感器接頭。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連接控制閥體的燃油供應軟管(1)、正時壓力管(2)以及油軌壓力管(3)。

擰緊燃油供應軟管(1)。

擰緊正時壓力管(2)以及油軌壓力管(3)。

燃油供應軟管(1)

68 n.m

[50 ft-lb]

正時壓力管(2)

47 n.m

[35 ft-lb]

油軌壓力管(3)

27 n.m

[20 ft-lb]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ECM。 參考《 QSK19 、QSK23、QSK45、QSK60 和 QSK78 系列發(fā)動機電子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及排除手冊》(公告號 3666113)中的步驟 019-031。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油軌燃油壓力傳感器

目錄

概述 

準備步驟 

拆卸 

檢查能否繼續(xù)使用 

安裝 

最后步驟 




概述

TOC

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位于燃油泵的前面。

 

SMALL | MEDIUM | LARGE

Next下一個




準備步驟

TOC

注: 拆下油軌壓力傳感器前,必須釋放燃油系統(tǒng)壓力。

清潔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述步驟。參考第 0 節(jié)中的步驟 000-009。 從發(fā)動機上拆卸管接頭和部件之前,先使用觸點清潔劑(零件號 3824510)或等同物將全部管接頭和部件徹底清潔一下。清潔接頭,盡可能多地除去碎屑。拆卸和安裝期間,務必格外小心保持燃油接頭清潔。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述步驟。參考第 i 節(jié)中的步驟 204-008。 確保不要讓碎屑、水、蒸汽或清潔溶液進入燃油系統(tǒng)內(nèi)部。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拆卸

TOC

 警告 

燃油泵、高壓燃油管和噴油器供油管內(nèi)都有極高壓的燃油。發(fā)動機運行期間,禁止松開任何管接頭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chǎn)損失。

 警告 

航空燃油和煤油等儲備燃油比普通柴油要更易燃得多。應特別注意不要在公共通風區(qū)域吸煙,使用明火、指示燈、火花、電弧設備和開關以及其他火源。

 警告 

柴油是否易燃,取決于所在的環(huán)境。當對燃油系統(tǒng)進行檢查或保養(yǎng)或修理時,為了降低火災及造成嚴重人身傷亡或財產(chǎn)損失的可能性,不得在作業(yè)區(qū)吸煙或使用明火(如標燈、電氣開關或焊接設備)。

 警告 

禁止采用機械式儀表測量高壓燃油系統(tǒng)的壓力。燃油壓力可能超過 1724 bar [25,000 psi]。在高壓情況下,機械式儀表可能會出問題,造成高壓燃油泄漏,從而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chǎn)損失。

 注意 

即使少量的污垢和碎屑也會給噴油器和噴油器高壓供油接頭的錐形座造成嚴重損壞。拆卸和安裝期間,務必謹慎保持燃油接頭清潔。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述步驟。參考第 i 節(jié)中的步驟 204-008。

 注意 

不要過度擰緊或擰松噴油器供油管路接頭。可能會出現(xiàn)燃油泄漏。

 注意 

當斷開或拆卸燃油管、更換濾清器和加注燃油系統(tǒng)時,不要濺出燃油或將燃油排放到船艙區(qū)。不要讓濾芯掉落或將其拋在船艙內(nèi)。必須根據(jù)地方環(huán)境法規(guī)廢棄燃油和燃油濾清器。

注: 拆卸油軌壓力傳感器前,必須釋放燃油系統(tǒng)的壓力。

用不起毛的布蓋住螺塞。將高壓燃油管最后一個噴油器的螺塞緩慢松開 1/4 至 1/2 圈。不必拆下螺塞以釋放壓力。只需拆下一個螺塞。

連接 INSITE™ 服務軟件,然后通過監(jiān)測燃油壓力核實燃油壓力已下降。

拆下螺塞,并廢棄 O 形圈。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一定要確保燃油油軌壓力傳感器周圍清潔。

從發(fā)動機線束中斷開壓力傳感器接頭。

拆下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

拆下軟式密封。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檢查能否繼續(xù)使用

TOC

檢查發(fā)動機線束接頭和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有無下列情況:

有裂紋或破裂的接頭殼體 接頭密封件丟失或損壞 接頭觸針內(nèi)或觸針上有污垢、碎屑或濕氣 被腐蝕、彎曲、斷裂、縮進,或伸出的觸針。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檢查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有無下列情況:

傳感器頂部有碎屑 螺紋損壞。

如果發(fā)現(xiàn)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損壞,則進行更換。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

TOC

安裝新的軟密封墊,然后安裝 1 號噴油器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如果需要)。

扭矩值:  136  n.m  [100 ft-lb]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將螺塞和新 O 形圈安裝到最后一個噴油器連接中。

扭矩值:  45  n.m  [33 ft-lb]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最后步驟

TOC

將發(fā)動機線束連接到燃油油軌壓力傳感器上。 起動發(fā)動機,檢查有無泄漏。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活塞環(huán)

目錄

拆卸 

測量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配備電動噴油器

安裝 




拆卸

TOC

使用活塞環(huán)擴張器(零件號 ST-1269)或等同物。

拆下活塞環(huán)。

SMALL | MEDIUM | LARGE

Next下一個




測量

TOC

配備機械驅動噴油器

測量活塞環(huán)間隙前,確保缸套符合技術規(guī)范。

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 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注: 相對一個缸套測量一組活塞環(huán)后,這組活塞環(huán)必須只能用于裝入那個缸套的活塞。如果后續(xù)活塞環(huán)需要用于其他氣缸位置,必須在新的缸套內(nèi)再次執(zhí)行此處描述的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過程。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為了檢查活塞環(huán)間隙,請用墨水筆在可維修護活塞(沒有安裝活塞環(huán))的側面距離活塞冠 100 mm [3.94 in] 處作一個標記。

將活塞環(huán)裝入符合技術規(guī)范并且與間隙經(jīng)過測量的活塞環(huán)配合使用的缸套頂部。

利用活塞頂將在缸套中定位活塞環(huán)。降下活塞,直至活塞上的 100 mm [3.94 in] 標記到達缸套的頂部。

小心地拆下活塞并執(zhí)行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

注: 2008 年 12 月之后制造的發(fā)動機帶有一個修改過的頂部活塞環(huán)。對于這些發(fā)動機,必須使用電動噴油器技術規(guī)范測量頂部活塞環(huán)間隙。

注: 2008 年 12 月之前制造的任何發(fā)動機都可能配備用于電動噴油器發(fā)動機活塞中的相同頂部活塞環(huán),或者它們可能配備用于機械驅動噴油器發(fā)動機活塞中的頂部活塞環(huán)。檢查頂部活塞環(huán)上的零件號以確保使用了適用于活塞環(huán)間隙的正確公差。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注意 

如果活塞環(huán)間隙不符合最小技術規(guī)范,不要嘗試通過挫或磨的方式調整端隙。否則會損壞活塞環(huán)上的鉻鍍層,使活塞環(huán)失效。檢查以確保缸孔內(nèi)徑正確。如果端隙仍小于最小技術規(guī)范,更換活塞環(huán)。

使用一把塞尺檢查活塞環(huán)開口間隙。

若不符合下列技術,則必須更換環(huán)。

活塞環(huán)間隙 - 機械驅動噴油器

mm

in

頂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中間活塞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控油環(huán)

0.38

最小

0.015

 

0.59

最大

0.022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配備電動噴油器

測量活塞環(huán)間隙前,確保缸套符合技術規(guī)范。

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 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注: 相對一個缸套測量一組活塞環(huán)后,這組活塞環(huán)必須只能用于裝入那個缸套的活塞。如果后續(xù)活塞環(huán)需要用于其他氣缸位置,必須在新的缸套內(nèi)再次執(zhí)行此處描述的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過程。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為了檢查活塞環(huán)間隙,請用墨水在可維修護活塞(沒有安裝活塞環(huán))的側面距離活塞冠 100 mm [3.94 in] 處作一個標記。

將活塞環(huán)裝入符合技術規(guī)范并且與間隙經(jīng)過測量的活塞環(huán)配合使用的缸套頂部。

利用活塞頂將在缸套中定位活塞環(huán)。降下活塞,直至活塞上的 100 mm [3.94 in] 標記到達缸套的頂部。

小心地拆下活塞并執(zhí)行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注意 

如果活塞環(huán)間隙不符合最小技術規(guī)范,不要嘗試通過挫或磨的方式調整端隙。否則會損壞活塞環(huán)上的鉻鍍層,使活塞環(huán)失效。檢查以確保缸孔內(nèi)徑正確。如果端隙仍小于最小技術規(guī)范,更換活塞環(huán)。

使用一把塞尺檢查活塞環(huán)開口間隙。

若不符合下列技術規(guī)定,則必須更換環(huán)。

活塞環(huán)間隙 - 電動噴油器

mm

in

頂環(huán)

0.45

最小

0.018

 

0.65

最大

0.026

中間活塞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控油環(huán)

0.38

最小

0.015

 

0.59

最大

0.022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

TOC

注: 在將活塞安裝到連桿上之前,不要安裝活塞環(huán)。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將活塞組裝到連桿上。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54。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將活塞組裝到連桿上。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54。

活塞環(huán)頂部標有零件號。運輸包裝箱上標有位置。活塞環(huán)上的零件號必須朝向活塞頂部。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使用活塞環(huán)擴張工具(零件號 ST-1269)或等同工具安裝活塞環(huán)。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不要讓活塞環(huán)的開口對準活塞銷孔。旋轉并調整活塞環(huán),直到活塞環(huán)的開口處于圖示位置。

油環(huán)擴張器(2)的開口必須與油環(huán)(1)的開口呈 180 度。

將其余的環(huán)開口與油環(huán)開口相隔約 120 度放置,如圖所示。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活塞環(huán)

目錄

拆卸 

測量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配備電動噴油器

安裝 




拆卸

TOC

使用活塞環(huán)擴張器(零件號 ST-1269)或等同物。

拆下活塞環(huán)。

SMALL | MEDIUM | LARGE

Next下一個




測量

TOC

配備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測量活塞環(huán)間隙前,確保缸套符合技術規(guī)范。

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 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注: 相對一個缸套測量一組活塞環(huán)后,這組活塞環(huán)必須只能用于裝入那個缸套的活塞。如果后續(xù)活塞環(huán)需要用于其他氣缸位置,必須在新的缸套內(nèi)再次執(zhí)行此處描述的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過程。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為了檢查活塞環(huán)間隙,請用墨水在可維修護活塞(沒有安裝活塞環(huán))的側面距離活塞冠 100 mm [3.94 in] 處作一個標記。

將活塞環(huán)裝入符合技術規(guī)范并且與間隙經(jīng)過測量的活塞環(huán)配合使用的缸套頂部。

利用活塞頂將在缸套中定位活塞環(huán)。降下活塞,直至活塞上的 100 mm [3.94 in] 標記到達缸套的頂部。

小心地拆下活塞并執(zhí)行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

注: 2008 年 12 月之后制造的發(fā)動機帶有一個修改過的頂部活塞環(huán)。對于這些發(fā)動機,必須使用電動噴油器技術規(guī)范測量頂部活塞環(huán)間隙。

注: 2008 年 12 月之前制造的任何發(fā)動機都可能配備用于電動噴油器發(fā)動機活塞中的相同頂部活塞環(huán),或者它們可能配備用于機械驅動式噴油器發(fā)動機活塞中的頂部活塞環(huán)。檢查頂部活塞環(huán)上的零件號以確保使用了適用于活塞環(huán)間隙的正確公差。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注意 

如果活塞環(huán)間隙不符合最小技術規(guī)范,不要嘗試通過挫或磨的方式調整端隙。否則會損壞活塞環(huán)上的鉻鍍層,使活塞環(huán)失效。檢查以確保缸孔內(nèi)徑正確。如果端隙仍小于最小技術規(guī)范,更換活塞環(huán)。

使用一把塞尺檢查活塞環(huán)開口間隙。

若不符合下列技術規(guī)定,則必須更換環(huán)。

活塞環(huán)間隙 - 機械驅動式噴油器

mm

in

油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中間活塞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機油

0.38

最小

0.015

 

0.59

最大

0.022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配備電動噴油器

測量活塞環(huán)間隙前,確保缸套符合技術規(guī)范。

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 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28。

注: 相對一個缸套測量一組活塞環(huán)后,這組活塞環(huán)必須只能用于裝入那個缸套的活塞。如果后續(xù)活塞環(huán)需要用于其他氣缸位置,必須在新的缸套內(nèi)再次執(zhí)行此處描述的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過程。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為了檢查活塞環(huán)間隙,請用墨水在可維修護活塞(沒有安裝活塞環(huán))的側面距離活塞冠 100 mm [3.94 in] 處作一個標記。

將活塞環(huán)裝入符合技術規(guī)范并且與間隙經(jīng)過測量的活塞環(huán)配合使用的缸套頂部。

利用活塞頂將在缸套中定位活塞環(huán)。降下活塞,直至活塞上的 100 mm [3.94 in] 標記到達缸套的頂部。

小心地拆下活塞并執(zhí)行活塞環(huán)間隙測量。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注意 

如果活塞環(huán)間隙不符合最小技術規(guī)范,不要嘗試通過挫或磨的方式調整端隙。否則會損壞活塞環(huán)上的鉻鍍層,使活塞環(huán)失效。檢查以確保缸孔內(nèi)徑正確。如果端隙仍小于最小技術規(guī)范,更換活塞環(huán)。

使用一把塞尺檢查活塞環(huán)開口間隙。

若不符合下列技術規(guī)定,則必須更換環(huán)。

活塞環(huán)間隙 - 電動噴油器

mm

in

油環(huán)

0.45

最小

0.018

 

0.65

最大

0.026

中間活塞環(huán)

0.63

最小

0.025

 

1.02

最大

0.040

機油

0.38

最小

0.015

 

0.59

最大

0.022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

TOC

注: 在將活塞安裝到連桿上之前,不要安裝活塞環(huán)。對于 K19 發(fā)動機,使用K19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499)中的下列步驟將活塞組裝到連桿上。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54。對于  QSK19  發(fā)動機,使用 QSK19 、 QSK19  CM850 MCRS 和  QSK19  CM2150 MCRS 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下列步驟將活塞組裝到連桿上。參考第 1 節(jié)中的步驟 001-054。

活塞環(huán)頂部標有零件號。運輸包裝箱上標有位置。活塞環(huán)上的零件號必須朝向活塞頂部。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使用活塞環(huán)擴張器(零件號 ST-1269)或等同工具安裝活塞環(huán)。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不要讓活塞環(huán)的開口對準活塞銷孔。旋轉并調整活塞環(huán),直到活塞環(huán)的開口處于圖示位置。

油環(huán)擴張器(2)的開口必須與油環(huán)(1)的開口呈 180 度。

將其余的環(huán)開口與油環(huán)開口相隔約 120 度放置,如圖所示。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排氣溫度傳感器

目錄

準備步驟 

 

拆卸 

檢查能否繼續(xù)使用 

安裝 

最后步驟 




準備步驟

TOC

 警告 

蓄電池可能會逸出爆炸性氣體。為降低造成人身傷害的可能性,在維修蓄電池之前,必須保持發(fā)動機艙通風良好。為避免產(chǎn)生電弧,應最先拆下并最后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

斷開蓄電池。參考《 QSK19  和  QSK19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步驟 013-009。

 

SMALL | MEDIUM | LARGE

Next下一個




拆卸

TOC

排氣溫度傳感器位于排氣彎管中。

將接頭頂部的鎖片滑到開鎖位置。

向下按線束接頭端部旁的鎖片(在線束通入插頭的地方)。

將接頭向外拉離傳感器,以斷開接頭。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松開固定螺母,從排氣彎管上拆下排氣溫度傳感器。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檢查能否繼續(xù)使用

TOC

檢查排氣溫度傳感器有無裸露的導線、彎曲或折斷的觸針、損壞的接頭或損壞的螺紋。

檢查排氣溫度傳感器頂端有無裂紋、凹痕、扭絞和積碳。

如果發(fā)現(xiàn)排氣溫度傳感器損壞,將其更換。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安裝

TOC

裝配之前在排氣溫度傳感器螺紋上涂抹一層 Loctite® 80209、51002、76732 銅級或銀級防粘結復合劑或等同物。

安裝廢氣溫度傳感器。

擰緊將排氣溫度傳感器固定到排氣彎管上的螺母。

扭矩值:  30  n.m  [22 ft-lb]

將排氣溫度傳感器接頭和傳感器線束接頭推到一起直到鎖上。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Next下一個




最后步驟

TOC

 警告 

蓄電池可能會逸出爆炸性氣體。為降低造成人身傷害的可能性,在維修蓄電池之前,必須保持發(fā)動機艙通風良好。為避免產(chǎn)生電弧,應最先拆下并最后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

連接蓄電池。參考《 QSK19  和  QSK19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系列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公告號 4021592)中的步驟 013-009。

 

SMALL | MEDIUM | LARGE

Previous前一個

 發(fā)動機示意圖

目錄

發(fā)動機視圖 




發(fā)動機視圖

TOC

下圖顯示主要的發(fā)動機外部部件、濾清器以及其它維修與維護保養(yǎng)點的位置。某些外部部件的位置可能因發(fā)動機型號的不同而不同。

注: 該插圖顯示一臺典型的發(fā)動機,僅用作參考。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工業(yè)用和發(fā)電用發(fā)動機排氣側視圖

1.   渦輪增壓器轉速傳感器。

2.   渦輪增壓器

3.   冷卻液出口

4.   節(jié)溫器殼

5.   冷卻液壓力端口

6.   冷卻液進出阻力口

7.   冷卻液進口

8.   冷卻液濾清器

9.   冷卻液切斷閥

10.   起動馬達

11.   飛輪殼

12.   機油冷卻器。

13.   到渦輪增壓器的冷卻液供應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工業(yè)用和發(fā)電用發(fā)動機進氣側視圖

1.   3 Bar 單向閥

2.   機油加注位置

3.   ECM

4.   機油濾清器

5.   燃油輸油泵

6.   第二級燃油濾清器 (5µm)

7.   第一級燃油濾清器 (15µm)

8.   機油標尺

9.   雙側噴油器供油排氣管

10.   內(nèi)齒輪油泵

11.   燃油泵

12.   機械式安全閥

13.   噴油器供油管。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工業(yè)用和發(fā)電用發(fā)動機進氣側視圖

1.   進氣歧管溫度傳感器

2.   進氣歧管壓力傳感器

3.   大氣壓力傳感器

4.   機油壓力傳感器

5.   發(fā)動機轉速傳感器

6.   燃油供給壓力傳感器

7.   燃油供給溫度傳感器

8.   燃油泵執(zhí)行器

9.   蓄能器壓力傳感器

10.   凸輪軸位置傳感器

11.   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12.   進氣歧管端口。

SMALL | MEDIUM | LARGE

 QSK19  CM850 模塊化共軌系統(tǒng)船用發(fā)動機傳感器位置

1.   進氣歧管壓力傳感器

2.   進氣歧管溫度傳感器

3.   大氣壓力傳感器

4.   發(fā)動機 1 號機油油道壓力傳感器

5.   發(fā)動機曲軸轉速/位置傳感器

6.   曲軸箱壓力傳感器

7.   燃油輸油壓力傳感器

8.   燃油含水指示燈傳感器

9.   發(fā)動機 1 號燃油溫度傳感器

10.   噴油器 1 號計量油軌壓力傳感器

11.   發(fā)動機凸輪軸轉速/位置傳感器

12.   發(fā)動機 1 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免費熱線
400-082-9096?
整機銷售
0731-84424871? 18374999699
售后維修
0731-84424872? 15580888444
配件銷售
0731-84424873? 18274802060
手機端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野外一级毛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黄久 | 久久久久久全国免费观看 | 夜夜cao | 色偷偷久久 | 91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性猛交xxx嘿人猛交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99 | 欧美成人国产 | 国产精品嘿咻嘿咻在线播放 | 西西做人爱免费视频 | 亚洲 欧美 精品 | 看a网址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婷婷 |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成年女人视频网站免费m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日韩三级 | 婷婷中文在线 | 9久re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美国免费三片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 另类 天天更新影院 |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在线看片 | 色婷婷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这里只精品免费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9热伊人|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 色婷婷av777 色婷婷国产 | 97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被视频在线看九色 |